本中心现有研发人员7人,其中教授级高工、研究员各1人,副教授3人,讲师2人。
本中心致力于化工安全与环保等领域的研究工作,在环境污染模拟与控制、废物处理与资源化、大气污染控制与治理、水污染控制与治理、清洁生产、危险化学品和工艺安全技术研究、废气中VOCs(挥发性有机化合物)的脱除及化工异常工况监测预警、设备故障诊断等领域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和优势。中心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,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,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,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等多项研究项目。
本团队拥有无组织排放检测技术和基础理化性质检测实验室,共100余平方米。拥有气相色谱-质谱联用仪,液相色谱-质谱联用仪,液相色谱,气相色谱,离子色谱,红外光谱,紫外光谱,ICP-MS,原子吸收光谱等现代化大型精密分析测试仪器,具备开展化工安全与环保方面工作的各项条件。
序号 | 姓名 | 职称 | 学历职务 | 单位 |
1 | 王春利 | 教授级高工 | 硕士,硕导 | 中国石化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|
2 | 黄青山 | 研究员 | 博士,博导 |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|
3 | 王诗生 | 副教授 | 博士,主任 | 安徽工业大学 能环学院 |
4 | 林晓飞 | 讲师 | 博士 | 安徽工业大学 建工学院 |
5 | 朱庆明 | 讲师 | 博士 | 安徽工业大学 建工学院 |
6 | 盛广宏 | 副教授 | 博士,硕导 | 安徽工业大学 能化学院 |
7 | 徐秀玉 | 副教授 | 博士 | 安徽工业大学 建工学院 |
1. 危险化学品和工艺安全技术研究
2. 废气中VOCs(挥发性有机化合物)的脱除技术
3. 化工异常工况监测预警技术、设备故障诊断技术
4. 化工废弃物资源化利用
本团队现有研发成员9人,其中教授、研究员4人、副教授及高级工程师4人、其他1人。
本团队长期致力于高端专用化学品、新型功能材料、纳米功能材料合成工艺研究及应用、高分子复合材料分析测试技术与应用、表面工程技术研究与应用三个领域的研究工作,承担或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省自然科学基金、省教育厅重点项目、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等多项研究项目,研究成果获得国家授权专利二十余项,在国内外专业期刊杂志共发表科研论文65篇,其中SCI收录35篇。已经成功开发检测试剂、医药中间体、氮化硅、纳米铁粉、纳米固体润滑涂料、无醛胶水、纳米水性带锈防腐涂料、防腐磷化替代液、高浓度镀锌酸洗废水资源化利用等一系列产品。
本研究团队现有的科研平台包括:省级化学实验教学中心、环境友好与资源综合利用实验室、功能材料合成实验室及现代仪器分析等实验室。拥有摩擦磨损试验机、激光加工系统、万能材料试验机、气相色谱-质谱联用仪、液相色谱仪、气相色谱仪、荧光光谱仪、电化学-电致发光检测仪、离子色谱、X-射线粉末衍射仪、红外光谱仪、ICP-MS等现代化大型精密分析测试仪器;仪器设备总值达800余万元,具备开展化学与材料研究的各项条件。
序号 | 姓名 | 学历职称 | 职务 | 单位 |
1 | 黄国正 | 博士,研究员 | 博导 | 中科院新疆理化所 |
2 | 万超 | 硕士、讲师 | 主任 | 安徽工业大学 化工学院 |
3 | 宋丰发 | 硕士、医药工程师 | 研发总监 | 安徽工大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|
4 | 乔红斌 | 博士,教授 | 硕导 | 安徽工业大学 化工学院 |
5 | 许立信 | 博士,教授 | 硕导 | 安徽工业大学 工程研究院 |
6 | 韩召 | 博士,副教授 | 硕导 | 安徽工业大学 冶金学院 |
7 | 沈正金 | 副教授 | 硕导 | 安徽工业大学 化工学院 |
8 | 章昌华 | 博士,副教授 | 硕导 | 安徽工业大学 化工学院 |
9 | 张贺新 | 博士,教授 | 硕导 | 安徽工业大学 化工学院 |
1、高端专用化学品
2、医药中间体合成
3、新型功能材料
4、高分子复合材料分析测试技术与应用
5、表面工程技术研究与应用
本中心现有专职分析检测人员6人,其中教授2人,副教授3人,实验师1人。本中心致力于精细化学品,高分子功能材料及药物中间体的成分分析、产品质量检测、配方剖析等领域的研究工作,以得到样品中物质的成分、含量及相应的谱图表征数据和理化性能数据,实现样品成分、含量和结构表征数据的测定,满足企业对样品分析测试的需求。主要服务项目包含:气相色谱测试,液相色谱测试,光谱测试,质谱测试,核磁测试和基本的理化性质测试。检测范围包括:石化产品,胶黏剂,药物中间体,涂料,农药,金属材料等。本中心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,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,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,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等多项研究项目,在国内外专业期刊杂志上共发表研究论文60余篇。
本团队拥有现代仪器分析实验室和基础理化性质检测实验室,共300余平方米。拥有气相色谱-质谱联用仪,液相色谱-质谱联用仪,液相色谱,气相色谱,荧光光谱仪,离子色谱,红外光谱,紫外光谱,ICP-MS,原子吸收光谱,光电直读光谱,X射线荧光光谱,电化学测试仪,电子顺磁共振光谱仪,扫描电镜,透射电镜,热重分析仪,粒度分布仪等现代化大型精密分析测试仪器,具备开展精细化学品检测的各项条件。
序号 | 姓名 | 学历职称 | 职务 | 单位 |
1 | 董永平 | 博士,教授 | 主任 | 安徽工业大学 化工学院 |
2 | 储向峰 | 博士,教授 | 硕导 | 安徽工业大学 化工学院 |
3 | 叶明富 | 博士、副教授 | 硕导 | 安徽工业大学 化工学院 |
4 | 汪尚兵 | 博士、副教授 | 硕导 | 安徽工业大学 分测中心 |
5 | 辛志峰 | 博士、副教授 | 硕导 | 安徽工业大学 分测中心 |
6 | 申克静 | 博士、实验师 | 安徽工业大学 分测中心 |
1. 精细化学品的光电性质测试及表征
2. 药物合成中间体性质研究及表征
3. 气相色谱及液相色谱分析
4. 化工产品常规理化性质检测(熔沸点,密度,溶解度,折射率等)
本团队是安工大和县化工研究院下属的智慧园区研发中心团队,现有5人,其中教授3人、副教授2人。
本团队致力于将现代互联网技术、物联网技术、虚拟现实和计算机仿真技术、数据及图像处理技术应用于现代工业园区,尤其化工园区生产管理、工艺优化、安环监控、过程智能控制、生产智慧化等的开发实施。
本研究团队依托的现有科研平台包括:省级安工大-西门子先进自动化技术联合实验室、安工大化工过程仿真实验中心、光纤传感及图像处理研究中心、先进制造与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等,拥有实验室共计5间,实验室面积600余平方米。具备研发园区智慧化、化工过程智能化,以及虚拟现实仿真技术开发的能力。
序号 | 姓名 | 职称 | 学历、职务 | 研究方向 |
1 | 李绍铭 | 教授 | 硕士,主任 | 过程控制及其自动化 |
2 | 王小林 | 教授 | 硕士,院长 | 计算机技术 |
3 | 陈乐柱 | 教授 | 硕士,副院长 | 装备自动化 |
4 | 雷昭 | 讲师 | 博士,硕导 | 化工过程优化及仿真 |
5 | 邰伟鹏 | 副教授 | 博士,硕导 | 软件工程 |
1、基于热集成、水集成的化工过程优化技术
2、基于3D技术的工厂虚拟仿真技术
3、基于虚拟现实的工厂智慧化生产及安环智能监控平台技术
公 司:安徽工业大学和县化工产业发展研究院(安徽工大化工科技有限公司)
联系人:禹嫏
电话:0555-5969818
手机:15605555906
E-mail:237025068@qq.com
地 址: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乌江镇省精细化工产业基地星光大道23号